校协携手筑平台产教融合赋新能 ——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一行赴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共商合作发展大计
为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,精准对接缝制机械产业智能化转型需求,2025年11月3日下午,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杨晓京携勤德智能科技(浙江)有限公司等4家缝制企业董事长莅临我校智能制造学院,在B7413会议室开展校企合作专项交流。学院院长、书记、副院长等领导及本科专业负责人出席本次会议,双方围绕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深度对接,共绘产教融合发展蓝图。
会议伊始,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潘光永致欢迎词,对杨晓京理事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,并逐一介绍来访嘉宾。随后,企业代表集中观看学校与学院宣传片,直观感受我校办学特色与智能制造学科发展活力。

在学院情况介绍环节,潘光永系统阐述了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历程、教科研成果、办学体制及发展目标,重点聚焦智能制造学院5个本科专业建设成效与人才培养体系。他指出,学院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多年,已形成“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”的办学特色,在与行业、企业联合培养学生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、共筑实训实验室、共制行业标准等方面具备扎实基础与实践能力,愿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。

杨晓京结合产业发展实践作交流讲话。他回顾了中国缝制机械产业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,介绍了当前产业规模与发展格局,强调缝制机械作为服装、家纺、汽车内饰、航空航天、家具等多领域的核心装备,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。针对产业发展趋势,杨晓京指出,随着“机器换人”向“数字换人”“智能换人”升级,缝制机械正加速从自动化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迈进,亟需大批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专业人才支撑产业转型。他明确提出,希望与我院在培训教材建设、职业技能竞赛、专业课程开发、科研项目共研等领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实现校企资源精准对接。

在自由交流环节,企业代表与学院领导、本科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标准、技术攻关方向等展开深入研讨。双方一致认为,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,通过共建实训基地、联合开发课程、共组科研团队等举措,可有效破解产业人才瓶颈。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,将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,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就业通道;学院则承诺将根据企业需求动态优化培养方案,培养更多“懂技术、善实践、能创新”的复合型人才。

此次交流是我校落实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,更是响应浙江省“打造智能缝制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”建设要求的具体实践。未来,双方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,加快推进合作项目落地,通过人才共育、技术共研、标准共建,助力缝制机械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转型,为塑造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贡献校企合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