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刚果布学子在汉语课上尝试了的毛笔字书写,顿时便萌生了一股浓烈的汉字练习热潮。许多同学自掏腰包买了字帖,开始仔细斟酌起汉字的一撇一捺。
文化课上,同学们欣然挥毫泼墨,“我爱木雕”、“刚果和中国”、“我爱你,老师”,一行行稚嫩的文字跃然纸上;自习课间,不少同学对着楷体字帖,一笔一划练习,口里还不停默念它的发音、含义,用功之势管窥一斑;课后休息时,墨绿色的黑板上也总会留下他们五花八门的字迹,“搬、矮、裳、夜、镜、腿、碗……”一勾一提毫不懈怠。有字体书写太散或笔画不规范时,立马就会有其他同学帮忙指出,那紧蹙的眉头俨然一副“汉字专家”的范儿。
为了学好汉字,同学们还下载了实用的汉语app、中文电影,学习汉语歌,绕口令,哪怕不太懂其中深意也要坚持到底。课间、课后则更不必说,任教汉语课的老师们往往忙于回答他们的各种提问而忘了喝水。看到同学们如此好学,大家心里其实充满了沉甸甸的幸福和欣慰。套用古语来说,“有生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嗜学如尔等,不亦说乎?人不知而不耻问,不亦君子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