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有出处,唐传文脉
学院亭台楼阁挂上对联更接地气啦
翔龙阁 (学院东首飞凤湖上,正方形,五个亭子)
此阁实为仿古五亭桥。
扬州瘦西湖上有五亭桥。瘦西湖在全国园林中独树一帜,五亭桥又是瘦西湖的标志,在全国园林中有一席之地。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,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。该桥建于莲花堤上,是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)巡盐御史高恒为了迎接乾隆南巡,特雇请能工巧匠设计建造的。因为建于莲花堤上,还是因为形状象一朵盛开的莲花,所以它又叫莲花桥。据说,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叹它象琼岛春阴之景,这就点出了该桥是借鉴北京北海之景。
扬州五亭桥无北海开阔水面,当然无法把五龙亭照搬。但聪明的工匠别出蹊径,将亭、桥结合,形成亭桥,分之为五亭,群聚于一桥,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,形成完整的屋面。桥身成拱卷形,由三种不同的卷洞联系,桥孔共有十五个,中心桥孔最大,跨度为7.13米,呈大的半圆形,直贯东西,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,可通南北,亦呈小的半圆形,桥阶洞则为扇形,可通东西。正面望去,连同倒影,形成五孔,大小不一,形状各殊。有人把桥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,而把桥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,这是力与美的结合,壮与秀的和谐。
此处亭桥与塘的水面天然混成,寓“亭塘”之意。故亭子有联云:1.亭有出处莲花盛,塘传文脉英才多。(顾旭明撰)2.隐君昔向亭塘住,学子今来龙阁翔。 (易淑华撰)
班输亭(信控学院湖西南小山坡,三角形,3根柱子)
纪念百工之祖---鲁班。
鲁班,姓公输,名般。又称公输子、公输盘、班输、鲁般。汉族,东周鲁国人(都城山东曲阜,故里山东滕州),“般”和“班”同音,古时通用,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。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(公元前507年),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444年),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,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,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,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,两千多年以来,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,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。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。
故亭子有联云:1.鸿轩凤翥承鲁班神墨,虎步龙骧继公输作风。(罗齐梅撰)
君采亭 (信控学院湖西北小山坡,八角形)
纪念元代东阳大儒陈樵。
陈樵(1278~1365),字君采,东阳亭塘人。元末,隐居小东白山?谷涧少霞洞。常着鹿皮衣,自号鹿皮子。樵好为古赋,作有鹿皮子集四卷。性至孝,幼承家孝,继师事李直方,受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之学。历40年恍然领悟,见解独到。樵不入仕途,专意著述。所作文辞,精于状物写情,清新超逸,自成风格,被人喻为“挺立孤松”。所撰古赋十余篇,为国子监生徒竞相誊抄传诵。生平足迹未尝越出家乡,而声誉远达朝廷,知名人士多有投书谘访。年八十八卒,著述甚丰。宋濂、杨铁崖等对其学术造诣极为推重。郑善世《经世要言》中,推陈樵经学有独到之见。今大部著作已佚,惟存《鹿皮子集》、《太极图解》、《洪范传》、《孝经新说》、《四书本旨》见于著录。《鹿皮子集》及《飞花小稿》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
东阳亭塘陈氏家族世为衣冠巨族,学院所在地即为其林园—--十八亭塘。
故亭子有对联云1.华盖接天宇气象瑰丽;圆柱通地脉游人雅儒。(刘德岗撰)2.空山明月定谁好,野水闲云亦自秋。(元•李裕)
慕光亭 (5号楼东面,正方形,湖边)
纪念科学泰斗东阳籍中科院院士严济慈。
严济慈(1901.1.23—1996.112),字慕光,浙江东阳人。中科院院士,著名物理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一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中国科协副主席,在压电晶体学、光谱学、大气物理学、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。
故亭子有对联云:1.想学富五车焚膏继晷,慕书通二酉凿壁偷光。(仇若涵撰)2.仰泽荣科学问鼎 望白云风范长存。(余永腾撰)
崇福亭 (经外学院西北,圆形)
学院为广厦集团创始人楼忠福与2002年创办,故此亭有感恩其“回报桑梓”,出资兴学之意。
故亭子有对联云:1.广大技能立身世界安居高厦,崇尚素质养心学海饱享洪福。(刘德岗撰)2.重教崇文婺学传薪火,精工善艺浙商溉福泽。(吕国喜撰)
水乐亭 (6号楼超市,湖边)
东阳古有水乐亭,在西岘峰两侧,宋熙宁中县令王概作亭涧上。
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为其题《东阳水乐亭》诗,云:“流泉无弦石无窍,强名水乐人人笑。”苏辙《和子瞻东阳水乐亭歌》有云:高人处世心淡泊,众声过耳皆为乐。
“水乐”:取“仁者乐水”之意。故亭子有对联云:1.高人处世心淡泊,众声过耳皆为乐。(宋•苏辙)2. 风荷摇露皆入画,莺歌鲤跃总怡人。(周标堂撰)
白云亭(综合楼西边、经外学院北面竹林深处)
纪念东阳元代大儒白云先生许谦。
许谦(1269~1337),字益之,号白云山人,东阳市人。师承金履祥,刻若勤奋,不数年尽得其传。谦不胶古,不流俗,素志恬淡,以道自乐。官府屡为辟荐,均固辞。浙东廉访副使赵宏伟驻节金陵,聚弟子延谦为师。元延佑元年(1314),许谦眼患白内障乃归,为门人许孚吉迎到东阳八华山居住,不久开门讲学。亲撰《八华讲义》及《学规》。声誉所及,“远而幽冀齐鲁,近而荆扬吴越”。许谦教人“至诚谆悉,内外殚尽”,深入浅出,因材施教,独不授科举文。及门弟子,见于著录者千余人,各有成就。许谦学识渊博,举凡天文、地理、典章制度、食货、刑法、文学、音韵、医经、术数以及释、老,无不通晓。人称“白云先生”,为人师表40年,著《白云集》、《观史治忽几微》、《诗集传名物钞》8卷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卒谥“文懿”。《元史》卷一八九有传元末,金华建何基、王柏、金履祥、许谦“四贤书院”。明嘉靖间,东阳建仰高祠祀之。
故亭子有对联云:1.白云遗风蕴东阳名士, 青竹神韵昭广厦后生。(刘德岗撰)2.诗歌凌云志;竹影画中人。(楼莉萍撰)